关于异地高考制度的思索

发布时间:2012-12-05浏览次数:154

中国在21世纪初的区域发展正处于一个相对不均衡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区域间经济和社会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导致大量经济较落后地区人口向发达城市转移。中国有2.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或在流入地出生。据统计,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选择在异地工作和生活,其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异地高考制度成为现在社会的热门话题。

异地高考,即考生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区以外的地区参加高考,习惯上是指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参加高考。2008教育部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等向全国征求意见。20111月起,教育部在各省市展开方案调研、对接和征求意见的工作。2011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其他暂住人口在当地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 22日,在教育部发布的当年工作重点中,随迁子女升学办法也正式制定。2012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201275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称,异地高考方案获国务院同意,将适时发布。具体方案将根据城市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年限等确定。[[i]]

关于异地高考的讨论涉及社会各界人士,比如傅蔚冈学者的观点认为:“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高考移民问题,还不如花大心思去设计防止高考移民的异地高考制度,还不如认真借鉴美国的SAT,研究在国内建立一个基于统一高考制度上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解决之道。”[[ii]]

张千帆教授积极支持异地高考制度的实行,提出“异地高考方案需要开门立法,因为只有过程公开才能保证中国教育决策为经过社会检验的正当理由所主导,而不沦落为既得利益幕后斗争的牺牲品。”[[iii]]

岳中云学者认为:“异地高考方案,不仅是要防止移民群体的投机,更需要防止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通过腐败等手段谋取高考权利。如此才能保证随迁子女群体异地高考的公平与公正。”[[iv]]

国务院已通过了异地高考的决议,并要求各省在限定的时间内拿出方案,也正因为异地高考制度实行任重道远,我们才更应追求其背后隐含的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价值因素,正如调查中北京的一位司机问记者:“北大清华是北京的吗?一所全国性大学,如果所在地的名额特别多,是不是应该让全国的纳税人明白,这是为什么?”

    资料来源:[1] 

                 [2] 

                 [3]                 

                        [4]